“数”说期市这十年|“保险+期货”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上市公司越发重视避险,2022全国各地梳理细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2015年,我国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新模式——“保险+期货”试点正式拉开帷幕。八年间,保障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创新、覆盖地域不断拓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成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也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越来越多社会主体的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下,“保险+期货”模式已成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应看到的是,这一模式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接下来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格局下,“保险+期货”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市场各方也应继续探索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助力保障更多涉农主体和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遍地开花

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的新思路后,国内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及时响应,在大商所支持下联合开展全国首单玉米“保险+期货”试点,“保险+期货”模式正式进入大众视野。2016—2022年,该模式持续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连续七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期货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16—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强调以稳为主,连续以“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的基本要求对试点发展进行引导,也为“保险+期货”模式发展打开了运用场内期权的新空间。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保险+期货”的相关表述从“稳步扩大”变为“扩大”,同时对发展收入保险提出新要求,指出要“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和‘保险+期货’试点”。2020—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的期许更大。2020年变“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为“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2021年提出“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模式发展定位要与产业相结合;2022年提出要“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去掉“试点”二字,为后续系统全面推进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

在党中央的要求下,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一起深耕“保险+期货”近八年,终结出累累硕果。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共127家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脱贫地区提供了价格保障,覆盖天然橡胶、玉米、大豆、鸡蛋、苹果、棉花、白糖等品种,承保货值约547.60亿元;为脱贫地区实体机构或个人提供合作套保、点价、场外期权等风险管理服务方案206个,名义本金约39.99亿元。

大商所作为“保险+期货”服务“三农”新模式的首倡者,2015—2021年在“保险+期货”项目上累计投入资金约9亿元,共引导70家期货公司、12家保险公司、10家商业银行开展了600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玉米、大豆、生猪等品种现货量1866万吨、种植面积2892万亩,惠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60万农户,其中包括250个原贫困县的逾50万贫困户,总计赔付12.65亿元。今年以来,大商所高度重视党中央关于大豆扩种和生猪保供稳价的重大战略部署,投入3.04亿元,上半年最终立项100个养殖类分散项目、19个生猪专项、14个大豆专项及25个地区专项项目。

郑商所立足品种优势,在相关品种主产区持续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工作。2016—2021年郑商所累计支持开展127个“保险+期货”项目,保险理赔金额累计3.28亿元,涉及棉花、白糖、苹果、红枣、花生5个品种,覆盖新疆、甘肃、广西、河南、山东等11个省(自治区)共25万农户。其中,项目累计覆盖新疆、甘肃、陕西、山东、湖南、河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38个,惠及原建档立卡贫困户7万多户。目前,郑商所已上市涉农期货期权品种20个,覆盖粮、棉、油、糖、鲜果及农资领域。

仅有天然橡胶一个涉农期货品种的上期所自2017年启动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截至目前,上期所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5.8亿元,保障天然橡胶现货产量超67万吨,覆盖云南、海南的31个市县,近46万户胶农受益。今年以来,上期所继续利用“保险+期货”“期权稳产行动”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在云南、海南地区分别投入1.38亿元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并投入3100万元与云南农垦、海南农垦以及广东农垦合作开展“期权稳产行动”。

2.立足新阶段, “保险+期货”终将走向市场化发展道路

不可置疑的是,经过近八年时间的发展和经验累积,“保险+期货”模式在保护农民收益、助力农业主体风险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透过各家交易所“保险+期货”试点多年的累计数据可以看到,“保险+期货”模式已经“焕然一新”,从最初的“价格险”到“收入险”,从“种植环节”到“全产业链”,从“分散”到“县域覆盖”,从“单一支持”到“多方合力”,不断创新升级,从最初期货交易所主导推进演变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和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综合性保障模式。

更值得深入探索的是,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保险+期货”模式要更广泛、更精准地发挥作用,就要继续完善和优化目前仍存在的项目保费资金来源少、目标价格高、产品设计不够精细化等核心问题,建立长效、可持续的市场化发展机制。

“归根到底,‘保险+期货’模式创新发展的核心是根据市场经济原则走向市场化发展道路。”方正中期期货总经理许丹良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后续要继续做大、做深、做精,首先应持续开展对“保险+期货”模式的广泛宣传;其次要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引导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保险+期货”的补贴力度,拓宽保费来源渠道,增强“保险+期货”模式服务“三农”的长期性、连续性和长效性;最后要提高相关涉农主体的风险管理意识,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农户自己出资参与。

南华资本董事长李北新为“保险+期货”模式长远发展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推动更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探索建立更加均衡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和农业经营模式;二是构建多方风险共担体系,完善政府与保险和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将“保险+期货”模式纳入农业保险政策保护范围,给予农民更高比例的费用补贴,政府可以将财政软预算转化为对保费补贴的严格限制,使政策成本更加清晰透明;四是期货交易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推出更多农产品期权,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特殊生产周期,考量“保险+期货”模式的对冲需求。

在浙商期货董事长胡军看来,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金融支农模式是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必要基础。未来“保险+期货”应在引入新鲜血液方面重点发力,一方面要与现货销售采购进一步整合,帮助农业生产主体进一步锁定生产利润。另一方面应继续引入更多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形成从土地流转、生产种植到收割销售的闭环,从而实现资金链闭环,通过“保险+期货+”的更多衍生模式为相关涉农主体提供综合型的金融服务。

上市公司篇:使用期货和衍生工具企业破千家,上市公司越发重视避险

上市公司既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也是“领头雁”“排头兵”。近十年来,随着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及全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利用期货等衍生工具规避风险。

1.“扎推”套保

2021年,国内期货衍生品市场迎来上市公司“扎推”套保。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度共1009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期货和衍生工具,新加入的有284家。

另据统计,2021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管理制度、业务开展等相关公告1188份,2022年上半年已达928份,增长迅速。

“近十年来,深市共有约500家公司开展过套期保值业务,其中,连续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司平均收益水平要高于同行。”据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介绍,目前,深市2647家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制造业企业,1/4的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20%。这些公司商品进出口量、流通量较大,受大宗商品价格、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逐渐成为市场共识,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利用期货及衍生工具,应对原料价格上涨、库存品贬值、产成品跌价、汇率波动等方面的风险。

期货日报记者手中一份201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71家非金融企业在2007年年报中披露确认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或投机套利,2008年上升到107家,2009年上升到123家。可以看出,尽管数量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由于基数偏小,增长的绝对值十分有限。

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的一份数据显示,有79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14年度拟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其中,56家上市公司在商品套保上拟动用保证金总和约75.39亿元,涉足金属期货品种的公司占绝对多数。

从2021年使用衍生工具的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看,电子、化工、机械设备、电器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的避险企业数量较多。虽然使用铜、铝、钢材等品种的期货、期权等对冲工具的上市公司仍最多(分别为81家、68家、47家),但其他品种(如玉米、豆粕、动力煤等)超过10家上市公司使用的达25个。此外,参与方式也呈现场内场外协同、期货期权并进、产业上下游联动等多元化发展态势。

在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上市公司套保业务的资金规模也不断提高。

从已知的流动性安排看,2014年度上市公司动用最高保证金规模达到或超过1亿元的有21家,其中最高的美的集团为8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套期保值公告保证金额度在5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近30家,此外,多家上市公司2021年内曾上调套期保值额度,单次增加均超过2亿元。2022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已发布的套期保值公告,涉及拟参与期货交易的资金合计已超过550亿元。单个公司看,最高的宁德时代保证金规模达到110亿元。当年额度最高的美的集团由2014年度的8亿元增至60亿元,增幅高达650%。

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表示,南华期货统计发现,上市公司增加套保额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货规模扩大,二是增加其他衍生品的套保。套保额度增长数据反映了随着期货市场品种数量和质量的发展,其覆盖的上市公司现货规模也持续快速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发布套期保值公告的上市公司较未发布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的ROA(资产回报率)和ROE(资产收益率)平均高1.7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平均低7个百分点但销售净利率平均高4个百分点。这表明上市公司应用衍生工具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稳定了经营利润。南钢股份董事会秘书唐睿说,通过利用衍生工具,产业链上下游不再是零和博弈关系,而是实现了合作共赢。

2.三家商品期交所持续发力,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期货市场蹄疾步稳,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特别是期货交易所服务上市公司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作为立足深圳、辐射华南,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与新支点,上期所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服务工作站2020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期企合作,鼓励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工作站为期货行业服务上市公司发展牵线搭桥,通过持续组织调研走访,帮助期货机构深入了解上市公司需求,“点对点”解决实体企业需求痛点,同时推动金融机构提升配套服务,进一步发挥产融结合优势,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与相关单位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围绕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推进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业务的市场培育。一是加强与会员单位合作,鼓励支持会员单位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展龙头企业培训服务,拓展产业服务深度。同时为期货公司和风险管理子公司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必要支持,培育大宗商品期现贸易服务商。二是加强期货市场功能的宣传和引导,挖掘实体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市场的成功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有效借鉴。三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做精做细现有品种,从合约规则、品牌注册及仓库布局等方面全面优化现有品种,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近年来,郑商所点面结合、多措并举,汇聚各方合力,持续开展各项上市公司服务相关工作,引导上市公司合规有序参与期货衍生品市场。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服务上市公司方面,郑商所一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培训班,针对不同地区上市公司特点,量身定制课程内容。二是与证券交易所合作,开展上市公司期货衍生品业务系列培训。三是推动期货衍生品业务纳入深交所上市公司董秘后续培训体系,助力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四是与财政部会计司合作为上市公司做套期会计专题培训,提升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能力,引导上市公司做好期现核算及业财融合。五是在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中专设了“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分论坛”,着力打造风险管理理念传播平台,促进监管机构、市场组织者、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各方碰撞思维。

大商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有91家国内上市公司发布了参与大商所场内品种套保的公告,同比增长50%,上市公司利用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市场,大商所为上市公司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一企一策”满足定制化培育需求,为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难点堵点提供解决方案。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大商所通过推动期货公司点对点建立联系,遴选99家上市公司作为年度定向开发培育对象并开展精准服务。党委班子成员着眼产业企业参与难点建立包干制,为28家钢铁、化工、农产品上市公司或龙头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和高层座谈交流活动,引导企业逐步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重点推动一批上市公司合理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生产经营风险,在行业内形成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一对一帮扶”带动更多的上市公司参与进来。2017年以来,36家上市公司成为“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发挥上市公司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或周边企业形成学期货、用期货的氛围。四是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套期保值制度。针对上市公司个性化套保需求,联合资本市场学院、高校和会计事务所等多方力量,开展“大宗商品风险管理及期货会计实务培训”“套期会计准则及实务训练营”等活动,引导上市公司提升财务部门在套期保值业务中的地位,协助企业建设套保管理制度和团队、开展基差贸易等业务模式。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